推进普惠性托育 升级工会协助带娃服务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单位 托管 幼儿 推进普惠性托育 升级工会协助带娃服务圈

推进普惠性托育 升级工会协助带娃服务圈

2023-06-24 1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苏

暖心同步,带娃上班两不误

  走进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自办的托育班——禾芮托育·恒立未来家,教室里黄、绿、白的配色明亮又吸睛,不仅有活动区、游乐区,还配套了阅读区、保健室、配餐间和幼儿盥洗室,充满童趣的教室布置,显得朝气蓬勃。公司为解决职工“带娃难题”,联合禾芮托育打造恒立未来家托育班,这也是常州市首家规范化普惠性企业托育机构。托育班根据职工家长工作特点,周一至周六从早上7:15到晚上8:15,提供长达13小时的暖心幼儿托育服务,把托育班办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知名早教机构,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苏食院·e-BABY国际精致托育中心应运而生,破解了青年教师子女无人照看的难题。托育中心位于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一个独立区域。外部坐拥学校全部教育教学资源,内部使用面积800多平方米。2021年春季,托育中心正式运营。一年来,托育中心入托幼儿253人次。有青年教师表示,早8点至晚6点的超长托育服务时间,让他们自己上下班与孩子上下学“神同步”,不再劳心费神;孩子送到托育中心后,自己办公室离孩子相距不到50米的地方,感到特别安心,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辽宁

标准化建设,升级企业自办园

  克隆集团地处辽宁丹东工业园区,附近没有幼儿园。集团员工1300余人,外地职工较多,老人不在身边、幼龄子女无人看护、接送孩子不便等问题凸显。集团工会以员工需求为导向,向集团建议自办幼儿园。2013年,克隆儿童会成立。2018年,集团投资300万元改造旧办公楼用于儿童会。儿童会室内占地1500平方米,设置睡眠室、科学发现室等多个独立区域;室外建有3300平方米大型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包括国标塑胶操场、阳光教室、生态农场等。集团专门聘请有20年幼教经验的园长及各类专职人员26人,教师均持证上岗。

  克隆儿童会致力于标准化建设。在日常管理方面,采取园长制,每日保教工作流程清晰、透明、公开。设置认知、感统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等多元化课程,促进孩子体美劳智全面发展。2020年,儿童会开办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班,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女工部就防疫安全工作开展随机抽查指导。2021年9月,克隆儿童会托管班被辽宁省总工会评为“辽宁省职工子女托管班示范单位”,同时被选送参加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评选。省及市总工会领导多次到儿童会走访调研,提出指导意见,并积极推广克隆儿童会经验。

广西

医教结合,探索照护新模式

  2020年9月,依托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妇儿专科背景,潭医·金润托育园正式开园。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试点建设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之一。托育园的托育老师需要在医院的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中医科等科室进行轮岗培训,具备相关医疗背景后才可以入职。此外,潭医·金润托育园还聘请专业的中医营养师为孩子们进行配餐。

  2019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共投入经费120万元,分别在柳州、百色、南宁、北海、钦州等5市选取8家机构,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试点)建设工作,每个试点给予15万元建设经费补助。目前,全区已建成5个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自治区区级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试点)。共开设托育班19个,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316名。这些托育班为职工0~3岁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服务,解决了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受到了职工的欢迎。据悉,在全区5个试点中,柳州市潭医·金润托育园和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鲤湾院区托育园创立了公益性医教结合模式,打造新型社区照护+医疗保健+教育促进的模式。

重庆

资源共享,优化品质服务

  独立的二层花园合院,室外400平方米的阳光大院子可以享受日光浴……重庆市万州区首家单位自主办园、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出资400多万元承办的万州区天使之星托育中心,于2021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托育中心由医院工会牵头筹建,整体装修设置以0~3岁婴幼儿为本,室内配备空调系统、监控系统、音响系统、空气能温水循环系统等。中心每天为婴幼儿提供一餐两点,儿童医院儿保科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需求定制带量食谱。中心还依托医院资源,免费为在托幼儿开展健康体检以及生长发育监测、定制个性化发展计划;儿科专家定期进行婴幼儿照护方法、儿童常见疾病及意外伤害处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保教人员专业能力;定期邀请儿科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为家长做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儿童生长发育等讲座,促进家园共育,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群众提供贴心式的高品质托育普惠服务,持续优化婴幼儿托育服务环境。

上海

多方合力,迭代创新亲子工作室

  2017年三八节期间,上海市总工会以12家开展托管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托管班为样本,成立首批上海工会职工亲子工作室,探索开展职工子女晚托、寒暑托、应急托、全日托等各类形式的子女托管服务。如今,上海亲子工作室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贴心项目、民心工程。即便疫情期间,不少单位的寒暑托班都没有中断。仅2021年就创办了22家亲子工作室,托管职工子女近2900余人。

  各举办单位工会在调动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借助共建单位力量、第三方专业机构资源、企业客户资源,多方合力不断创新模式。如中国商飞公司探索由专业教育机构为主体运营、员工自行选择、缴费入园的办学模式,开办了两所设在企业内部的托育机构,已累计招收166名职工子女;上海联合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对嘉定区金融谷园区内中小企业集中,单独办工作室有困难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园区职工亲子工作室,缓解园区内单位职工的托育难题。

  各职工亲子工作室制定了包括每日安全巡查、保洁、消毒点检、教师职责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5年来,职工亲子工作室不断迭代发展。

山东

因企制宜,走出“暖才”新路径

  山东省总工会调研发现,全省存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数量偏少、少数接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机构费用偏高、职工父母年龄偏大没人照护孩子等令职工“急难愁盼”的困扰。

  为解决托育难题,各级工会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开展职工子女托育服务工作。部分地市和企业做了积极探索,如潍坊市昌乐县总工会、县卫健局在全县开展职工0~3岁子女托育服务试点工作,采取规模以上企业独立办、企业集中园区共享办、依托专业机构社区办三种模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职工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非公有制企业山东省齐都药业自2018年开始,组织开展为职工1~3岁子女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走出了一条企业“暖才”新路径。

  另外,山东省总工会还根据企业特点和职工需求,建议推广幼儿园“园中园”托育、“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托育三种托育模式,同时,为职工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53家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受益婴幼儿达到2246人。

陕西

选树重点,托管托育无缝衔接

  2018年以来,陕西省总工会女职委以评级补贴、示范带动、点面结合、层层联动等形式,创新推动工会爱心托管服务建设。其中,将0~3岁婴幼儿托育作为工会爱心托管班建设亮点,鼓励幼儿园利用现有场地和师资再开设托育班,鼓励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或与驻地街道、社区共同开办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2019年,省总工会女职委制定下发《关于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以推荐申报“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评选“工会爱心托管班省级示范点”为抓手,将0~3岁托育作为选树重点,推动托育工作扩面提质,不断提高托育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将托育工作作为关爱职工、服务企业的大事来抓,积极争取党政重视,主动加强与教育、卫健、消防、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统筹资源、齐抓共管,共筑安全屏障。

  目前,由陕西省工会组织主办的西交小雅·西影托育中心、榆能化公司爱心托管班、陕电教育集团长岭幼儿园爱心托管班、陕煤集团府谷能源新元公司爱心托管班等0~3岁托育机构,在推进婴幼儿照护无缝衔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